首页 >  网友关注

回家的路有多远?十张图看春运变迁

2017-01-13 12:49:59 来源: 新华网
从慢慢悠悠的绿皮车到呼啸前行的高铁,从“搬家式”的大包小包到一个行李箱轻装上阵, “春运变迁”背后,是中国经济社会结构以及民众思想观念的“结构性变化”。

  左图:渴望与家人团聚的旅客在广州火车站站前广场排起长龙(1995年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学思 / 右上图:长沙火车站售票窗口前,旅客王海燕得知想要购买的长沙至广州的卧铺车票已经售完,倍感无奈(2013年1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尕摄/ 右下图 2016年12月15日,旅客在江苏苏州火车站自助售票机上购买火车票。(王建康摄)

  抢票“战场”前移

  出行需求短时间内几何级数增长,无论是增加运力还是出行方式多样化,都无法改变“僧多粥少”的结构性矛盾。“一票难求”因而一直是春运的第一大难题,彻夜排队买票、从黄牛手中买高价票等曾是很多人的春节“痛点”。

  如今这一幕得到改观。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改变了春运抢票格局,“提前购票,到点候车”成为常态。其中,网络售票渐成售票主力。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营运部副主任黄欣上月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称,目前互联网购票已经占到总购票量的70%,而手机客户端购票又占到互联网售票的70%。

  另一方面,随着铁路运力持续提升,春节“走得了”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春运旅客发送量连续大幅增长,增幅已经连续4年超10%。

  抢票“现场”迁移到网上,再加上运力提升,原来人潮汹涌的售票大厅相对以往自然会有所“冷清”。“ 实际上,这两年国庆假期铁路日均旅客发送量都大大超过了春运。春运已经不是国人出行最密集、火车票最抢手的时段了。”黄欣说。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电脑版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