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郑州新闻

河南现实版麦田守望者!河南宋陵地区“皇粮”成熟,村民手工割麦保护田间石像

2021-06-11 21:05:58 来源: 正观新闻

  巩义市区南郊,干年宋陵区域迎来麦收季,近日,河南巩义,宋陵区域内的小麦成熟,当地村民收割。由于宋陵占地面积约156平方千米,大量石像散落田间,对于石像周围的小麦,村民们都会人工收割。割麦机作业时,驾驶室旁还会站一个人,提醒司机别碰着石像,轰鸣的收割机穿梭在古今时空之间,石像生见证又一次丰收,日出日落千年不息。

  此前消息:

  河南考古院回应宋陵疑遭挖掘:正开展环境整治工作

  有网友反映,“堪称中国规模最大、最壮观、本可以像兵马俑一样受到世人瞻仰的宋陵,现在却在一片庄稼地里。”对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官方微博@河南考古5月6日晚发出回应:

  感谢广大网友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们已注意到网络上反映的巩义宋陵的有关情况。经核实,目前所开展的工作是当地根据河南省文物局批复过的方案进行环境整治。

  回应称,此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生产平整土地导致的原始地形变化进行恢复。宋陵原始地貌南高北低,上世纪农业生产平整土地在北部区域堆了很多土,导致北部靠近陵冢区域部分石像生被掩埋掉一半多。此次环境整治工程要把原来堆的土清掉一部分,把被掩埋掉的石像生露出来。根据已批复方案,施工前要先进行考古勘探,以确定宋陵神道地面的原始高度。其后的具体施工设计上,要求清理堆土时在勘探已知宋代地面以上保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不能直接清到宋代地面。

  环境整治工程实施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经对施工区域进行了全面勘探,并确定了每一个区域堆土具体清理的深度。目前的施工属于按照已批复方案进行的堆土清理,不属于考古发掘。宋陵环境整治过程中,考古单位一直积极参与,为每个阶段的工作提供了科学建议和支持。

  延伸阅读:

  富有的大宋朝的皇陵为什么那么寒酸?

  巩义市中心,永昭陵门口左侧,黑石板上醒目地刻着“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陵”的大字,上方则是更大的字——免费入园。

  往里走,是威武的雀台 ,乳台,通往帝陵的神道,两侧古朴而挺拔的望柱、瑞禽、石虎、石羊,以及被不知是岁月还是谁破坏的断头石像……

  仁宗坟丘的大门锁着,门前有些冷清。一个大妈正带着小孙子扒着门缝往里瞅,旁边的松柏旁,张阿姨正咿咿呀呀的吊嗓子,一个大爷拉着弦为她伴奏。张阿姨说,如今这里被复建修缮成宋陵公园,来的主要是住在附近的人,记者错过了最热闹的时候,最热闹是早上和晚上,门口摆摊的,晨练的,群跑的,跳舞的,煞是热闹。但像我这样从巩义外来的人,不多。

  宋陵管委会工程科负责人李瑞华告诉记者,整个宋陵范围广阔,如今我们通常导航的宋陵就是这个位于市区的永昭陵。

  永昭陵不远处是永厚陵,永厚陵是北宋皇陵中不起眼的一座,但因为北宋一个官员李攸,曾亲临英宗葬礼,他将永厚陵大量地宫,陪葬品的细节写进了自己的笔记《宋朝事实》中,这也成为了后代盗掘者觊觎永厚陵的 “指南针”。永厚陵曾遭遇多次严重盗掘,下宫遗址如今是巩义市气象站,为了保护宋陵刚刚搬迁走,气象站的办公楼和牌子依然立在原处。不远处,农户的菜地里,一对石狮子,半埋在地下,半露出脑袋。往旁边走1000米的小路上,又有威猛的石狮子瞪大双眼,背后是鸭圈里一群叽叽喳喳奔跑的小鸭子。

  八座帝陵,除永昭陵恢复了建筑,成了公园,永定陵尝试着收门票以外,其他帝陵都是“散养”, 行人可自由出入,由地方文物部门雇佣邻村农民看护。而分布的地方,多多少少会让没来过的人有些目瞪口呆。

  最“接地气儿”的帝陵,“七帝八陵”麦田中

  沿310国道南行,西侧路边突然出现一片蓝色隔音板遮挡。里面是高高的荒草和高大的土堆,土堆南侧,两排威武的石像,来自路对面常封村的老贺正在“溜孙子”,一边对旁边的看护人员抗议, “这里为啥不让拍照啊”。他的小孙子围着一个长着圆圆大耳朵,充满喜感的高大石像跑来跑去。

  他问记者从哪儿来,得知是从郑州专门跑过来看宋陵的,不由得撇撇嘴,“有啥可看的啊,我就是这旁边长大的,从小到大来这也不到十次。”他指指旁边,“保护以前,农民种地的时候还把这里的石像碰倒过。”

  老贺说,这里是 “永昌陵”,石像的尽头是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陵墓,这里正在修整保护。对面他们村里的永安陵,“埋得是赵匡胤他爹”,是当初赵匡胤从开封迁葬于此。如今,已只剩一个土堆,老贺说,他听说陵前的石像如今埋在旁边公路的下面。

  赵匡胤陵前的石像裂缝颇多,受损严重,一头狮子下面垫着砖,背上驮着铁丝和木棍做的加固。很多的石像修补过,老贺看来对修补过的样子颇不满意,“嘟噜着,这是拿石灰糊的吧,看着恁不协调。”

  看陵的老郜是旁边浮沱村人,他一边尽责地盯着老贺的孙子别爬到石像上,一边告诉老贺,那可不是,这可是专业的东西,哪能像你说的恁简单。老郜告诉记者,以往,旁边都是农民的地,少不了有纠纷,如今,地以租代征过来了,农民省心了,石像也更安全了。

  赵匡胤陵墓前两侧挂着两个孤零零的红灯笼,正面是一个小小的香案,上面供着的石牌上写着“宋太祖赵匡胤之墓”,石牌上搭着串假花,从案子下面的纸灰看,不久前还有人祭拜过。

  记者在永泰陵旁见到了开车来“看稀罕儿”的李长华。他也是河南人,家在新乡,如今常年在西安做贸易,这次回来探亲,听说宋陵原来离家不远,就跑过来看。用他的话说,宋朝经济这么强盛,有学者说占当时世界GDP的四分之一,宋陵一定也气势磅礴,差不到哪去吧。导航“宋陵”,找到的是在市区的永昭陵。看完又去寻找其他几个,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座座宋代皇陵,竟然坐落在国道或村级公路旁的麦田里。门票钱倒是省了,可也着实让他意外。他在西安看秦始皇陵,可是好大阵仗,真金白银要掏出来的。

  田地约比路面低一两米,地刚刚翻过,青青的麦苗正茁壮成长。原来该延伸至陵墓的神道已荡然无存,但一对对石像肃穆地面对面蹲在那里,静静地守着旁边那个看起来“不知名”的土堆。莫名让他觉得震撼和心酸,“繁华与落寞的极度碰撞,让我想起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水浒传,岳母刺字,宋词,崖山海战,从小到大读过不少跟宋有关的东西吧。在我的印象里,宋朝虽然武力很弱,但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化印记,看到眼前的场景,感到很悲凉。这大概是最低调,最接地气儿的皇陵了吧。可是,这些石像看起来都很精致,虽然我不是太懂,依然能看出来艺术价值很高,这样真的安全吗? ”

  中国最大帝王陵墓群,包拯、寇准葬于此

  对于类似李长华的担心,巩义市文物与旅游局北宋皇陵管理处副主任余占敏告诉记者,宋陵采取了“人防,物防,技防”三防的安保措施。上百人三班倒对这些帝陵进行防护。

  但她也坦言,保护有很大难度,之前的电子监控系统损毁严重,需要修复或升级换代。因为历经千年,石刻风化严重,目前只是很粗陋的修补,远远赶不上龙门石窟的修复水平。因为不知道该怎么保护,永昌陵2017年进行考古之后,2018年又进行了回填。而最缺的,还是人,“一是我们内部缺这方面的人才,二是缺社会上更多学者和专家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关注。 ”

  余占敏介绍,宋陵位于郑州巩义市境内,旧称巩县,在洛阳与开封中间。赵匡胤定都开封后,想迁都洛阳未果,遂将洛阳作为陪都,将陵墓定在了巩县。巩县地处嵩邙之间。邙山历来被视为风水宝地,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人最大的幸福是“生在苏杭,死葬北邙”。

  整个宋陵占地约200平方公里,除了“七帝八陵”, 我们所熟知的包拯、寇准、杨六郎等也葬在这里。宋陵按地势分成 “西村陵区”“芝田陵区”“孝义陵区”“回郭镇陵区” 四大陵区,帝陵加上后妃、宗室亲王、王孙,功臣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

  宋陵从公元963年开始营建,前后160余年,是我国三大皇家陵墓群之一,也是埋葬帝王将相最多,面积最大的皇家陵墓群。

  哭泣的皇陵,盗掘严重,成“最不受学者待见”的帝陵

  曾经声势浩大,建于繁荣北宋,埋者身份显赫,如今却“寂寂无名”,对于宋陵的尴尬,郑州商学院宋陵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锋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宋陵曾遭受毁灭性破坏。金占领北宋后建立伪齐,也就是原济南知府刘豫建立的傀儡政权。从1130年开始,刘豫对宋陵进行盗掘,陵上建筑殆尽破坏,陵内珍宝洗劫一空。1139年,岳飞部收复宋陵后,曾进行修茸。但不久,岳军南撤,宋陵又沦入金军之手。秘书少监郑刚曾到宋陵巡看,在他所著《西征道里纪》中说:各陵上的建筑物已“颠毁大半”,有的则已被兵火焚尽,只剩下“林木枯丘”。

  现存帝陵、后陵石刻群组中,残损严重的占16%,仅有残迹的占32%。

  另一个原因,是来自学界的争议。北宋皇陵多次遭遇盗掘,很多研究者认为剩下的东西研究价值不大。这些影响了研究者的积极性,导致近半个世纪来研究成果对比其它帝陵偏少; 而研究成果和曝光度的偏少,又反过来导致宋陵的不被重视。

  近几十年来,宋陵日复一日的被提起,而后又一次又一次被忘记。

  与北宋皇陵分割不开的巩义地名

  其实,在北宋皇陵兴建的漫长岁月中,很多元素已经融入了巩义的历史,并体现在如今巩义的地名中。营造永安陵时,在岭南五里有两个刻制石器的作坊,时称东作坊,西作坊,演变成了东作村,西作村,今又简称东村,西村。永昭陵东六里处当时打铁器的作坊,如今成了铁匠炉村。永昭陵东北五里的石灰集散地,成了石灰务村。修永昌、永熙陵时,挖土造成地势低洼积水成泽,是如今的滹沱村。寇准的墓葬在永定陵区内,旁边的村子起名叫了寇家湾。守护宋陵的雨林军驻扎在榆树村,该村改叫做了“雨林庄”,后又改为“羽林庄”。永定路,永安路,包拯路,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电脑版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