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郑州新闻

迎接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倡议广大市民文明出行

2019-09-02 10:25:33 来源: 人民网-河南频道

  新闻发布会现场

  人民网郑州9月1日电(杨晓娜)距离第11届全国民族运动会还有8天,9月1日上午,郑州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活动期间交通出行、消防安全、安全观赛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倡议广大市民安全、文明出行。

  通报称,为确保“民族运动会”活动绝对安全,安保人员将对进入场馆观演、观赛的人员及其车辆,进行严格安全检查;还将对入场人员的安全检查。入场人员一律经现场设置的安检通道安检,严格执行“一人一票、一人一证、实名查验票证、凭票证入场”,严禁携带各种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各种违禁品入场,并公布了15大类“禁止携带物品”。

  发布会上,郑州警方通报了关于交通安保及交通管制、“低慢小”飞行器管控等方面的情况。另外,“民族运动会”期间,针对开幕式及预演、火炬传递、民族大联欢、闭幕式及预演等重要活动将实施社会交通管制政策。

  临时交通管制期间,交管部门将视情提前解除或分时段解除部分路段的临时交通管制。与此同时,安保总指挥部向广大市民和驾驶员朋友倡议,确保广大市民安全、文明出行。

  一要文明行走。重点对行人跨越、翻越交通护栏行为进行严管、严查、严罚,同时利用各类媒体予以曝光,对于情节严重者,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相关规定予以治安拘留。

  二要文明驾车。要遵守交规,不鸣笛,不超速,不抢道,少变道;要安全驾车,系好安全带,不打电话,保持车距,礼让行人,严禁飙车;要珍惜生命,不酒后驾车,不疲劳驾驶。保持车容整洁干净,不向外抛洒物品。

  三要文明停车。不占用机动车道停放,不占用盲道、人行道停车,自觉按停车泊位停放。要按照交管部门的提示和要求,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停车场,不得随意将车辆停放在比赛场馆周边。

  四要文明乘车。倡导民众自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乘公共交通车辆时要在站台排队有序上下车。

  发布会上,郑州消防救援部门介绍,为确保运动会的消防安全,已组建2个专项督导巡查组、63个隐患整改攻坚组,针对所有涉赛场馆驻地部署开展4轮综合性排查,督改隐患980处,培训单位人员6000余人。并在全市设立17个责任片区分级监管,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8万余人次,检查单位1.2万余家,督改隐患2.2万余处,关停单位171家,发放宣传资料17.8万余张,开展联合演练756次。

  附15大类“禁止携带物品”名单:

  1.枪支、弹药、爆炸物品;

  2.仿真枪及弓弩、弹弓、匕首等管制器具;

  3.烟花爆竹、汽油、酒精、打火机、火柴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4.剧毒、腐蚀性等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性物品;

  5.有害生物制剂、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

  6.海洛因、可卡因、大麻、冰毒等各类毒品;

  7.易碎容器(例如玻璃瓶/杯),易投掷食品饮料(如矿泉水、饮料、水果或鸡蛋);

  8.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暴恐以及商业内容的横幅、标语以及其它用于宣传的物品;

  9.扩音设备,如乐器、口哨、喇叭、鼓等;

  10.各类易造成人身伤害的棍棒及尖锐物品,如球棒、长柄伞、尖头伞等;

  11.球、球拍、飞碟及类似物品(赛事用球、球拍除外);

  12.任何未经授权的专业摄影摄像设备及用于照相机与摄像机的三角支架、独角架;

  13.可能影响开、闭幕式进行或妨碍他人观赛的未经授权物品,如收音机、激光装置、照明设备、对讲机、无线电设备等;

  14.无人机、各类飞行器;

  15.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其它物品或安检搜爆警力认为与活动现场功能不符、明显影响安全的其它物品。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电脑版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