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习之路 | 西线·新疆乌恰:“西极之地”踏歌行
▲“沿习之路”西线团队到达新疆乌恰 请点击视频观看
郑州晚报报道
郑州晚报报道
郑州晚报报道
郑州晚报报道
77号界碑
“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既住上了好房子,又领到了护边员补助,太高兴了。”60岁的木沙·托洪老人逢人便说,笑得合不拢嘴。作为帕米尔高原上的牧民,他的村庄和被誉为“西陲第一哨”的哨所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斯木哈纳。
这里是昆仑山与天山交汇处,也是每天送走祖国最后一缕阳光的“西极之地”。其中极点就在伊尔克什坦口岸的77号界碑处。绚丽的夕阳越过皑皑雪山,把中国最西部的边关哨卡、边境口岸和边陲村庄,染成了一幅金黄色的世界。
斯木哈纳被称为“西陲第一村”,其所在的吉根乡被称为“西陲第一乡”,其所在的乌恰县,平均海拔2890米,绝大部分是山地、戈壁、荒滩,是国家和新疆重点帮扶的贫困县。如今,乌恰借助县内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的优势,大力发展口岸经济,让人们在往来贸易中找到了目标与希望。
7月13日,“沿习之路——我和我的祖国”国家极点寻访西线团队走进乌恰,对脱贫攻坚、口岸经济等方面进行实地参观采访,感受“西极之地”的魅力。
77号界碑
“西陲第一村”的新生活
远处是皑皑的雪山,近处是碧绿的草地,绚丽的夕阳穿透厚厚的云层,把最西部的边陲村庄、边关哨卡和边境口岸,染成了一幅金黄色的梦幻世界。
这个村庄叫斯木哈纳,被称为“西陲第一村”,也是中国最后告别阳光的地方。地处中吉两国边界,是一个典型的以放牧为生的柯尔克孜族村庄,而斯木哈纳边防连则是祖国版图最西端的边防哨所,素有“西陲第一哨”之美称。
7月14日上午,记者一行来到了这里。“这是我们家的‘富民安居房’,砖混结构,住进来12年了,和原来破旧的土坯房里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60岁的木沙·托洪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话匣子。这是一座集美观、实用、抗震等功能于一体的房子,红色的房顶和碣黄色的墙壁格外耀眼,一间客厅两间卧室,整洁而温馨。
西部第一村
“过去靠放牧为生,能够吃饱肚子就不错了,谁知道还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新房?”木沙·托洪老人和老伴膝下有4个儿子,目前和老三一块生活。忆起过去,他感慨万千,“房子漏雨,吃水得到河里挑,晚上用的是煤油灯,日子很难。”
斯木哈纳村距离乌恰县城140公里,海拔2900米,“以前是土路,窄还不平,出门只能骑马,现在路修通了,骑摩托或开车都方便。”木沙·托洪说,“造价5万多元的房子,每户只交4000元,其余都是国家补贴的,全村很多这样的房子。”
除了放牧的收入外,木沙·托洪和老伴现在还都担任了护边员工作,这为他和老伴每月带来了4000多元的额外收入。在斯木哈纳,有几十名护边员,他们边放牧边协助部队官兵护边巡逻,被称作“每座毡房就是一座流动的哨卡”。
“在边境地区做一名护边员,卫国戍边,值得骄傲和自豪。”另一名村民哈斯姆高兴地说,教育扶贫工程使全村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上学、食宿都不用花钱。他说,“现在村里已经考出了10多个大学生,没有一个孩子辍学。”
山河壮阔
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
其实,斯木哈纳村面临着一些难得的机遇,国家一类口岸伊尔克什坦口岸就设在了这里。口岸的存在曾一度令这座普通的小村庄无比繁荣。这里也是我国最晚迎来朝阳和最晚送走夕阳之地。“最后一缕夕阳,是名片,也是无价之宝。”
斯木哈纳村的变化只是乌恰县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摘帽的一个缩影。乌恰县综合施策,多措并举,下足绣花功夫。在调整优化传统产业的同时,充分利用戈壁荒滩多、水源丰富、光照充足的优势,建大棚、植林果、养特禽、种牧草,昔日戈壁荒滩变成牧民增收致富的“金沙滩”,带动了一大批牧民放下牧鞭、走出大山、走上定居和多元化发展的致富新路。
乌恰县积极探索“企业+贫困群众”扶贫模式,依托新疆能源、紫金锌业、汇祥永金等矿山企业,实施“百企帮百村”计划。被农牧民称赞为“热心大姐”的帕夏古丽·克热木,2016年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个人,2018年10月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她先后组织521人外出务工,其中贫困人员210人,带动179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乌恰县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区内协作”五位一体,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全面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4080名贫困家庭学生实现稳定就学,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如今,全县的贫困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2018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19元,稳定超过年度国家扶贫标准,贫困家庭口粮有保障,四季有衣穿,喝上放心水,收入有保障,安全住房全覆盖。适龄学生没有因贫失学辍学,贫困群众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贫困发生率降至0.2%,在全州率先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
做活口岸经济掀开放热潮
乌恰,全县边境线长达425公里。虽地处西部边陲,但眼光始终面向世界。正是这种宽阔的视野,使乌恰人坚信,自己有赶超的能力。而拥有伊尔克什坦和吐尔尕特两个国家一类口岸的优势,也为乌恰县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伊尔克什坦口岸边检站升国旗
7月15日,记者一行来到位于乌恰县吉根乡斯木哈纳村的伊尔克什坦口岸国门前沿执勤点,只见大卡车来来往往,一片繁忙景象。伊尔克什坦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检查员沈美颖介绍,该口岸于1997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对吉尔吉斯斯坦开放,2002年5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是连接中亚、西亚的桥头堡。
2011年12月9日,伊尔克什坦口岸新址在乌恰县落成并正式通关,一举奠定了乌恰县向西开放桥头堡的重要地位,为阿图什—喀什—乌恰1小时经济圈奠定了基础,更为乌恰县边陲高原口岸城市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口岸是乌恰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边”的优势,寻求与喀什的优势互补,乌恰县正在大抓口岸建设、大做口岸文章、大兴口岸旅游、大打口岸品牌。凭借两大口岸,外贸进出口始终保持快速增长。外贸出口也由吉尔吉斯斯坦拓展到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并向中亚延伸。
伊尔克什坦口岸管委会口岸管理局副局长张治新表示,该口岸是一个典型的贸易顺差口岸,出口占比达90%以上,出口货物主要包括服装鞋帽、日用百货、纺织坯布、汽车及配件、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等,进口货物以干果、羊牛皮、矿石、煤炭等为主。年进出口货运量继续保持在40万吨的水平。
边检站升国旗
开放,带来了活力,使乌恰县释放出了爆发力。从往昔的飞沙走石之地,到如今云集中外商贾,借口岸外贸这个支点,乌恰县正实现经济发展的“加速度”。
“顺应开放融合的发展潮流,充分发挥乌恰的独特优势,做大做强口岸产业,实现‘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升级,乌恰的综合实力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面对未来,乌恰县相关负责人信心十足。
郑报全媒体记者 裴蕾 石闯 董艳竹 唐强 伊吉林 舒晗 张玉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