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花雨·出彩河南丝路见证:海上丝路把“出海口”搬到郑州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侯爱敏)5月中旬,中欧班列(郑州)首趟铁海联运平行进口汽车整车专列,载着60辆中东版陆地巡洋舰汽车抵达郑州国际陆港整车进口口岸。
这批进口车从迪拜发出,走海运在青岛口岸登陆,再转铁路由中欧班列(郑州)运输抵郑。郑州凭借多式联运,打造了一条海公铁全新组合的“海上丝绸之路”。
企业成为“海上丝路”受益者
凭借经济实惠,依托便捷通关,“海上丝路”成功吸引到一批忠实客户。据介绍,目前我省的明泰铝业、上汽集团、东风日产、风神轮胎、隆丰皮草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均选择了海公铁多式联运模式,运输的商品主要包括铝箔产品、汽车配件、轮胎、皮毛产品等。
海关等部门着力为“海上丝绸之路”创造的便捷通关环境,大大节省了进出口企业的人力物力,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5月中旬抵郑的铁海联运平行进口汽车整车专列,采用的就是一单到底模式,即国际货物凭借一张单据直接到达郑州海关,这一模式让运费直接下降36%。
有了铁海公多式联运支撑,陆港公司优先选择海运方便的国家开展食品进口业务。据了解,目前公司经海上运输的进口食品主要来自韩国,韩国的海苔、柚子茶、薯片等休闲食品,漂洋过海,最终摆上郑州各大超市的货架。车船并用来到郑州的还有乌克兰的食用油。
“海上丝路”未来值得期待
郑州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努力,以及河南海上运输业务的潜在市场,吸引了港口城市上门送优惠、谈合作。
2019年2月,青岛港来郑推介,向河南企业推出了包括铁海联运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服务政策,包括企业经铁海联运全程提单操作的外贸出口集装箱减免场站操作费,其他还有优先发运、通关效率提升25%等。
据了解,作为在河南最早开通班列的港口,河南地区60%的出口集装箱经青岛港运往世界各地。推介会上,青岛港还与河南重点进出口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3月2日,中欧班列(郑州)首条跨境电商专线正式开通,实现“陆上丝绸之路”与网上、海上和“空中丝绸之路”的深入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