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建国,我的故事①丨石建国:从信阳到安阳,我用双脚丈量了河南
中国人的名字,
寄托着美好祝愿,
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每个时代的名字,
都有着不同的人生记忆;
每个时代的故事,
都承载着独特的家国情怀。
我叫建国,这是我的故事。
名字的由来
“我最早觉得我的名字很特别是上小学的时候,”石建国说,“有一次学校组织去一个工厂里参观,讲解员向我们介绍工厂时,提及了很多次我的名字。我当时也知道这不是在叫我,但是对我却有特别的意义。”长大后,石建国感触更加深刻,“每年的十月一日心里感觉都很特别,特别是到阅兵的时候,特别激动,可能是跟我的名字有关系吧。”
● 摄影:张为涛
1966年出生的石建国,在家中排行最小,说起自己的名字,他向我们说起了自己家的故事,“我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我大哥叫石学建、二哥叫石建中,我叫石建国,我们的名字最后一个字加起来就是建中国,寓意就是建设新中国,我父亲就是新中国铁路的建设者。”
石建国的父亲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的两个月正式参加工作,“他全程参与了成昆铁路的建设,后来又参加了各种铁路工程的基建、维修和造价工作,退休后又被返聘,一直干到了76岁,今年91岁了,身体依然健康硬朗。”石建国的工作便传承于他的父亲,他现在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郑州北车辆段车轮车间的一名职工。
从安阳到信阳
徒步丈量京广线
1984年,18岁的石建国高中毕业就做了一名铁路线路工,主要负责巡检、维护、更换京广线河南段沿线轨道和道岔的零配件。“安阳北站到信阳市彭家湾站,我来回走了很多遍,检查测量钢轨,巡查线路。”
● 摄影:张为涛
石建国每天早上从郑州站出发,到达一座大站之后再换车到小站,然后开始巡线,“每天走20公里,50米一弯腰,检查轨道情况,用随身带着的卡尺测量,然后对照路标,检查是否有问题,身上除了设备也带不了什么东西,夏天的时候,铁轨上温度很高,渴了就跑到附近的农户家里喝点井水。”
● 摄影: 张为涛
如果赶上夏天更换钢轨,石建国要凌晨1点出发,坐车到达目的地,“因为钢轨热胀冷缩,不能天气太热的时候换,当时我们更换钢轨,要用小车把正线的钢轨拨上去,然后交叉着换,还需要很多人力,现在技术先进了,车一过就换了,省时省力。”
● 摄影: 张为涛
在此期间,石建国还参与了铁路长钢轨的焊接工作,将250米的钢轨焊接起来,最长的达到了2公里多,“在1987年的全国铁路系统焊接钢轨的比赛中,我们组还拿了第一名”石建国自豪地说。
● 摄影: 张为涛
那几年是石建国乘坐火车最密集的时候,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去到蒸汽机车车头的那次,那是1985年,“我觉得特别新奇,蒸汽机车车头有司机和司炉,一个开火车的,还有一个往锅炉里面填煤的”,石建国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铁路上的蒸汽火车还挺多的,后来都被内燃机车取代,再过几年就全部电力化了。
● 摄影: 张为涛
制造车轮
一丝不苟的丝是计量单位
随着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石建国的工作也不断发生着变化。1988年,他来到车轮车间,做一名车工,后来又从事车间设备专职岗位,负责各种维修工作。
● 摄影: 张为涛
石建国还记得刚来到车轮车间时,一节车厢最多只能装载60吨货物,“现在70吨、80吨、90吨的货物都可以装”,装载能力的提高与车轮制造工艺的进步密不可分,现在用成型模一次性装配,轴承与车轮是过盈配合,通过压力机压上去,这种配比要求精度控制在一丝(一丝为0.01毫米)。
● 摄影: 张为涛
石建国略带严肃地说,“要求特别细,这在以前是无法做到也无法想象的。车轮是列车的基石,关系着运营的安全,容不得一丝马虎”。
● 摄影: 张为涛
这种精度的掌控来源于装配设备的提高,在车轮车间,石建国指着一件件数控机床告诉我们,这个机床已经升级过三次了,每一次都带来很大的进步,而且现在我们车间的国产机床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
● 摄影: 张为涛
现在,很多用来维修设备的工艺装备都是石建国带领工人自己做出来的,他跟我们分享了他在2014年自己画图,制作的“小乌龟”,通过承重压的15套轴承,三个“小乌龟”就能托起20吨的重量,还可以实现转向,“根据我们现场需要制作的工艺装备,我们车间里用起来很方便”,石建国说,去年,就是用这些设备,他与维修班组职工一起完成了3台设备的更新和4台设备的大修工作。
●摄影: 张为涛
郑州北车辆段是全国重要的货车检修基地之一,每天从这里修竣62节车辆,而石建国所在的车轮车间承载着生产、检验、维修全国各地经过郑州的货运列车的车轮工作。如今这些车轮正行走在全国的各条铁路上,将满载的各种各样的货物运往各地,也通过中欧班列推动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摄影: 张为涛
“我叫建国,我的故事”
总策划:石大东
总执行:张新彬
执行团队:辛晓青 张锡磊 杨韫泓 王海萍 禹亚楠 赵宁 袁连贺 张为涛 陈任佳 张思沛 朱晓真 张艺天 陈玺 谢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