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面对面》主持人古兵出书《中国二十问》 刘震云作序推荐
《面对面》主持人古兵出书《中国二十问》 刘震云作序推荐
一部记录中国十年风云变迁的档案册 带你深度解读时代的疼与惑
伴随着2017年的尾声,央视《面对面》栏目主持人古兵推出个人访谈录《中国二十问——一个时代的疼与惑》。这本书他问了二十个中国人,有杀人犯、官员、打工者、失孤者、作家、导演、演员、画家、运动员……这是古兵在做记者时采访的20个最具代表的人物。
这些人物涉及到作家杀人案、湄公河惨案、刘汉刘维涉黑案、冒名顶替上大学、医改、失孤、艺术与商业的博弈等。该书由凤凰联动策划并出版,书一上市,就得到了刘震云、杨澜、王刚、于丹、高群书、丁宁的强烈推荐。
(古兵和刘震云合影)
知名作家刘震云作序推荐:灵魂问答,剖析真相
刘震云先生亲自执笔为《中国二十问》作序,他写道,古兵的《中国二十问》问了二十个中国人,二十人中,有杀人犯、官员、打工者、失孤者、作者、导演、演员、画家、运动员……
就社会阶层而言,也算很全面了。还原一件事情的真相本就不容易,一个人干某件事情时是如何想的,追寻起来就更难了。古兵是个优秀的主持人,这是大家的共识。古兵除了爱问“为什么”,还爱问“如果事情能够重来,你还会这么做吗?”
生活改变一个人,十年百年无功效;镜头改变一个人,在刹那之间。两个人面对面,比背对背说出的话相对要真实。但是,电视中的面对面,并不是两个朋友在私底下谈心,而是通过电视面对公众,被采访者说出的话有多少成分是真实的,就难说了。
在虚拟的空间里,被采访者滔滔不绝,继而暴露出他们的另一部分“灵魂”。这正是刘震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的理由,作者古兵用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尽量让虚拟向真实靠拢。
(古兵和冯小刚合影)
一本书记录社会的芸芸众生 带你换个角度看中国
《中国二十问》分为四部分,囊括了古兵对社会新闻、国家决策、文化、体育四个领域的热点人物的访谈,既有轰动一时的大案、要案的主要当事人,也有普通民众,更有相关领域的名人名家。
还记得骇人听闻的作家杀人案吗?当年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王娜娜如今怎么样了?现如今娱乐圈“鲜肉”演员无数,衡量演员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在体育竞技场上,中国的运动健儿如何才能独占鳌头?医改之后谁才是真正的受益者……当舆论一片哗然之际,古兵带着我们的疑问,直面当事人,为我们解答那些年舆论背后的心声。
作家刘永彪讲述双面人生背后的“难言之隐”、小人物王娜娜追梦的心路历程、冯小刚导演对好演员的衡量标准以及医改之后利益的落实情况……古兵通过文字和影像,表现出目前社会时代的剪影和切面,让生活在不同层面的人们去了解这个时代的真实印记,让读者能以批判的视角来思考生活、探究艺术、关注社会,发人深省。
(古兵新作《中国二十问》)
古兵:书比视频更能静下来思考和观察
古兵在《中国二十问》的后记中阐明了这是他的第一本书。“二十问”既是一个记者对二十个具有时代印记的人物的心路探询,也是对中国社会进程中的横断面的剖析。
当初,之所以想出这本书,是因为在《面对面》栏目工作的五年间,自己见证了中国社会多个领域的变革与发展,每一个被采访的人物都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和他们的访谈、交流中,一些现象背后的本质渐渐浮出水面,无论是官员对政策的解读,还是普通人的坎坷命运,都折射出社会转型中的矛盾与冲突。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这些采访案例都是值得研究的标本,值得留存的档案。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古兵想把这些访谈内容以图书的方式呈现出来。他说,视频节目有传播的优势,但许多细节和思考却特别容易被忽略,就像飞舞着的蝴蝶,你知道它的存在,却不会留意它自身的细微之处,但对那些封存于琥珀里面的蝴蝶,你或许会静下心来仔细端详、观察,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许多之前未曾想到的问题。他最后说希望这本书像一颗琥珀一样。
在这本书里,他还写了自己采访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手记。这些文字记录的是采访之外或者采访中没有被电视呈现出来的花絮。通过这些描述,他想让朋友们更全面、更立体地了解这些新闻热点人物,甚至能换一个角度思考。
(央视“面对面”栏目主持人古兵)
古兵:做时代的守望者,因为在乎,所以发问
作为记者,需要面对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试图掩盖真相的人,那时的采访是对抗性的,就像两个拳击手在擂台上斗智斗勇,而在这种你来我往的交锋中,才有机会让人们辨别是非曲直。虽然每一期采访的人物相对单一了,对抗性也弱化了,但却更加集中和深入了,更有时间和篇幅去展现一个新闻热点人物的心路历程,具象地了解社会发展洪流中单独个体的奔波流离、悲欣交集。
古兵说,这本书的版税他将会捐赠给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希望他们可以给更多的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一些帮助。
(古兵、杨澜与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合影)
古兵在学生时代读过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书中的主人公说过这样一句话让古兵印象深刻:当你发现一些社会问题,像迷失方向的孩子一样开始滑向悬崖时,你可以呼喊着提醒人们,不得已的话,还可以伸手去阻拦,这也是一条媒体人应该守护的安全底线。
古兵特别想通过和这些人物对谈,让大家知道他们的困惑和委屈,如果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甚至去完善和改变一些制度,那将是他最欣慰的,这也是现在为什么会有《中国二十问》这本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