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新闻

100000000河南人被他们感动!一起转发,向老乡们致敬!

2019-03-30 08:44:59 来源: 河南广播电视台

  2018年 我们经历了太多感动

  总有些身影 让我们终生难忘

  总有些瞬间 让我们热泪盈眶

  他们的故事

  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在第14届“感动中原”的颁奖典礼上

  同心共筑中国梦

  争做出彩河南人

  201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揭晓

  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河南好人

  不仅感动了我们

  也温暖了整个2018

  

  

  

  他们的故事平凡而伟大

  让我们一起感受

  河南的正能量

  王培

  侠肝义胆、用自己交换人质制服歹徒

  2018年10月28日下午4点,漯河市区一家银行内发生惊险一幕:一名年轻男子劫持了一位女保安!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立即出动。犯罪嫌疑人情绪十分激动,为避免误伤人质,警员王培提出,要用自己交换人质。

  

  嫌疑人并不相信王培,要求他将手脚捆绑起来。王培只好让队友捆住自己的手脚,跳着前去交换人质。趁嫌疑人不注意,他像炮弹一样扑上去,几秒后,队友们和他一起迅速将嫌疑人制服。

  

  人质毫发无伤,而王培却满脸是血——被剪刀划伤了左眉,深可见骨。医生说,再往下划1厘米,王培的左眼就不保了。

  

  王培说,在提出交换人质时,他也曾想过自己的两个孩子。然而特警的使命感,让他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从警15年来,他不论做什么都身先士卒,“我先上!”是他的口头禅,也是他在遇到危机时,身体力行的一句话。

  

  

 
 颁奖辞

  我来换她,简单的话语,是以命换命的风险。捆绑手脚,智斗歹徒,是警徽灼耀的光辉。惊险关头,你用果敢与鲜血,锻造出平安的护身金盾,献给人民。

  张效房

  悬壶济世、为眼科医学做出巨大贡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主任医师张效房,今年已经99岁高龄了,依然坚持在一线坐诊。从1945年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从事74年眼科工作的他,是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他在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方面有38项发明和改进,为我国乃至国际眼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效房从不放松自我管理,工作起来时的拼劲,连年轻人都自愧不如。谁也想象不到,他其实是一位做过十多次手术的癌症患者。

  

  张效房教授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完成一本书《张效房眼外伤学》,共200万字。他希望这本凝聚了毕生心血的著作,能在百岁生日前出版。

  

  

  

 
颁奖辞

  济世以术,术精怀虚且名高行谨。立心以仁,令闻令望而弦歌不辍。为医界革故鼎新,返患者世界原色。期颐之岁,桩椿不老。桑榆未晚,霞映满天。

  李芳

  以身挡车、勇救四名学生不幸牺牲

  对于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中心校绿之风希望小学的师生来说,2018年6月11日,是一个铭记终生的日子。

  这天下午放学后,李芳老师护送学生离校,走到十字路口时,一辆疾驰的三轮车朝着学生们撞了过来。本来走在队伍末尾的李芳老师,急忙冲上前去,奋力将几名学生推开,用身体牢牢地护着他们。然而,李芳却被三轮车严重撞伤,从此再也没苏醒过来。

  

  送别仪式那天,成千上万的人挤满县城的小街道,用泪水和感恩,向李芳老师告别。这一切发生的太突然,学生们甚至觉得老师还在自己身边:“还想让李芳老师给我们上课。”

  

  只有真正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爱的老师,才能在千钧一发之际,做出如此惊人又感人的举动。这名伟大的人民教师,用自己的生命给学生上了最好的一堂课:责任与担当。

  

  

 
颁奖辞

  所谓抉择,就是对价值的判断与取舍。当学生陷入危险,你用柔弱的身躯,筑起安全的高墙。那一刻,就如你的名字,春树桃李,刹那芳华。

  陶留海

  在平凡岗位刻苦钻研、传承大国工匠精神

  陶留海,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最年轻的十大专业领军人才,全国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领域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的工作,很多人想都不敢想——在80米高空,带电检修±50万伏~±110万伏特高压输电线路。陶留海和同事们还在全国率先成功挑战了±1100千伏带电作业实操能力。

  

  这项工作十分危险,所以人才少之又少。陶留海为了让同事们工作起来更安全便捷,发明了很多专利项目,获得广泛好评。

  

  做一件事很容易,坚持做好一件事却很难。陶留海就是这样的人,从一个基层技工成长为行业领军人才,他具有的不仅是钻研的拼劲,更是时代所呼唤的大国工匠精神。

  

  

 
颁奖辞

  择一事,終一生,历尽磨炼的岁月,收获出彩的时光。从技校生到行业专家,你用精研和发明填补领域空白,你用勤奋和汗水守护万家灯火。修身琢业成大器,匠心所致,大道如砥。

  曹建新

  身残志坚,三退低保,争当脱贫路上“领头羊”

  他是一个残疾人,自幼失去双臂。生活贫穷的他,却三退低保。他是曹建新,一个身残志坚的养羊人。

  

  曹建新从小和羊打交道,长大后便放羊为生。虽然没有双臂,但他却整天笑呵呵的。“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曹建新的“至理名言”。他强烈要求退出低保,把钱留给更需要的人。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曹建新也不甘落后,现在他不仅自己养羊,还成立了合作社,帮助更多贫困户一同创业。

  

  他用嘴叼着笔,写出“自强不息”的时候,让无数人感动落泪。他用笑声和坚实的肩膀面对崎岖的人生道路,定能将路越走越宽阔。

  

  

 
颁奖辞

  多舛的人生,锻打出强大的内心;乐观的心性,幻化成坚毅的灵魂。面对命运的安排,你倔强地说了声“我不”;面对退保的疑惑,你自豪地说了声“我能”。

  王保华

  在甘肃勇救落水儿童

  2018年1月1日,开年第一天,甘肃的天气十分寒冷。王保华正跟同事在公园游玩,突然看到一名6岁男孩坠入湖中的冰窟。那一刻他想都没想,直接脱了衣服走上冰面实施救援。

  

  王保华光着身体匍匐在冰面上,身上只穿了一条红裤头。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男童被救上岸后送往医院,王保华和同事却悄悄离开了。

  

  在离开甘肃前,王保华特意去医院看望被救出的男孩,没想到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救命恩人,抱着他亲了又亲。

  

  河南人骨子里的善良和质朴,被王保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冰面上的一点红,不仅在寒冬里温暖了整个社会,也向全国人民展现出河南人舍己为人的勇气,和与生俱来的正义感。

  

  

 
颁奖辞

  冰湖救人,定格了你的善良;隐身离去,书写着你的淳朴。于数九寒天,匐冰而行,伸出救命的手,激发起身边正义的能量。严冬岁寒,你用一抹红温暖了整座城。

  李庆军

  恪尽职守、带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李庆军,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员额法官,长期从事民事审判工作。2014年,他被医院确诊为尿毒症,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没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任何同事。

  

  每天中午,李庆军都要往返距单位16公里的家里“吃午饭”,其实是为了做腹膜透析。每隔一月,他都要到北京复查,为了节约时间,他总是坐夜间的火车,并在火车上做透析,保证检查完身体,就能返回办公室工作。

  

  2016年,李庆军又突发脑梗塞住院。住院期间,他依然没放下手头的工作。李庆军近3年来,主审案件217起,无一错案和上访缠诉。2018年9月,李庆军耗尽最后一丝力气与世长辞。

  

  爱岗敬业,听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却很难有人真正做到。“对得起良心,不给党抹黑。”李庆军将生命奉献给热爱的事业,只为给人民做出最公正的审判。

  

  

 
 
颁奖辞

  劲毅若水,踏实如山。四年的秘密,一朝揭开,却是与眷恋和挚爱的永别。审判庭的槌声,火车上的透析。一座天平,你在人民那端投置千钧,却不肯为自己放上一发。

  宋瑞

  扶心扶志、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2012年10月,宋瑞被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党组派驻信阳市息县路口乡弯柳树村驻村扶贫。但是,眼前的景象让她无奈。弯柳村的村民不仅贫穷,更没有改变贫穷的意识。

  

  “扶贫先扶心”宋瑞决定先从教育入手,改变弯柳村的村民思想。她直接住进村民家中,和村民朝夕相处。在她的带领下,弯柳村的村民生活越来越好。任职期满,宋瑞本准备悄悄离开,却被村民团团围住,万般挽留。望着满眼泪花的村民,宋瑞下定决心继续留在这里,让弯柳村的产业持续壮大。

  

  

 
颁奖辞

  扶贫扶心,以孝道德行为根,树起弯柳树的村魂。扶贫扶实,以产业开发为本,筑成奔小康的基底。你舍却天伦之乐,铺就村民致富之路,犹如大河解冻,春水奔流。

  李婧源

  自立自强、悉心照顾植物人父亲八年

  脸上总挂着笑容的李婧源,让人想象不到她拥有如此多舛的童年。2010年,在外打工的父亲突发脑出血卧病在床。为了给父亲看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母亲虽然身体状况不好,也只能外出打工挣钱。照顾家人的重担,全落在年幼的李靖源身上。

  

  一边照顾植物人的爸爸,一边刻苦学习,李婧源两边都没落下。她觉得只有学习,考上大学,才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她的童年,不像别的孩子那样无忧无虑,可李婧源没有抱怨,一直用微笑面对。李婧源说:“笑就是一种药。”

  

  婧源的乐观和阳光感染着身边的人当地公益组织也对她进行重点帮扶。而在婧源的心里,还一直埋藏着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带着爸爸去外面转转。然而,这却成了她最大的遗憾,2018年10月,爸爸永远离开了她。

  

  这个十几岁的女孩,虽然承担了太多这个年龄不该承担的压力,但她的乐观坚强将一直支持着她努力生活、继续向前。

  

  

 
 颁奖辞

  垂髫之时,命运的风暴挟裹而至。你越过懵懂,将千斤重担挑上肩头。八载陪护,你成为父亲生命中盛开的雪莲。经霜更清丽,遇雪尤芬芳,迎风绽放最美的花蕾。

  李俊贤

  为中国科研呕心沥血,倾尽积蓄奉献教育

  李俊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中国聚氨酯材料奠基人之一,我国著名的化工合成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年过九旬的他,60多年来从未离开工作岗位。

  

  作为院士,李俊贤在洛阳的医院享有绿色通道的权利,但他和夫人从不搞特殊,坐公交车去医院,排队挂号。老两口的家中,全是陈年家具,衣服缝缝补补,日子过得十分朴素。

  

  然而,这两位勤俭的老人,却捐出了积攒下的300万,设立博士创新基金和困难帮扶基金。夫人丁大云说:“平时不舍得花钱,他一下子捐出300万,我佩服他!”

  

  李俊贤,作为高科技人才,已经为国家做了一辈子的贡献。到老年时不仅发挥余热继续工作,还捐出大部分积蓄帮扶科学事业,他让整个河南为他骄傲、自豪。

  

  

 
颁奖辞

  起于萍末,发于华枝,一寸丹心图报国。火箭腾空、神舟遨游,舍人间烟火,方见山河远阔。鲐背之年,义捐身家掖后进,大善若水泽万物,穷薪传火续伟业。

  “义海人”

  扎根青海十五载 创造高原煤炭奇迹

  有这样一群河南老乡,他们远赴青海,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创造出高原煤矿的奇迹。他们是“义海人”,河南能源义煤公司赴青海创业者的集体名称。

  

  他们凭着一腔报国的热忱,来到高原谋发展,扎根在这里15年。“义海人”用满腔热血,战胜了高原种种恶劣的环境。不仅如此,他们还打破“采煤就是破坏环境”的魔咒,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还给高原一片亮眼的绿色,探索出可持续发展之路。

  

  他们在雪域高原,被称作“最美河南人”,把河南人不怕苦,不畏险的精神,带到触及天边的高峰,让“义海精神”永远留存在蓝天中最耀眼的位置。

  

  

 
颁奖辞

  一颗来自中原的种子,倔然生根于雪域戈壁。建井采挖,凿开混沌现乌金;削峰填谷,渣山矿坑覆绿装。不忘初心,荒原创业沧海显本色,砥砺名行,还绿于民高义薄云天。

  组委会还对坚守大山

  担起乡村未来的

  “感动中国”人物张玉滚

  特别致敬

  

  

  “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

  宣传推介活动

  是我省着力打造的

  人文精神公益品牌活动

  自2005年始

  每年一届

  至今已举办十四届

  

  4月1日20:00

  请锁定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观看“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

  颁奖典礼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电脑版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