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凭《我不是潘金莲》获最佳编剧奖 文学电影欧洲行收获颇丰
年度编剧: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
第八届导演协会年度盛典4月22日晚举办,《我不是潘金莲》拿下年度影片、年度女演员、年度编剧三项大奖,成为当晚最大赢家。
刘震云文学电影欧洲行
作者: 王竞 (Dr.Jing Bartz)
今年3月-4月,著名作家刘震云完成了一场奇特之旅:沿着他文学作品在欧洲翻译出版的足迹,从北往南,纵穿欧洲大陆。三周时间,他受邀访问了瑞典、荷兰、捷克、奥地利、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共七个国家。
“刘震云文学电影欧洲行”成行的先决条件是:所到的国家都出版过他的众多作品。刘震云把他的书称为“先遣队”,这支队伍浩浩荡荡,因为刘震云擅长写人物众多的小说,几乎每本书里都有百十号人,先于他在欧洲赢得了读者。有这么多人打前站,到每个国家都无异于回家。刘震云落地要干的活儿,就是和他的欧洲出版商、翻译家、文学批评家、读者和媒体进行交流。
光有书还不够。由刘震云的小说改编的三部电影 ——《1942》(冯小刚导演,2012)、《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导演,2016)和《一句顶一万句》(刘雨霖导演,2016)也在他所到达的城市同期放映。看了小说的读者进了影院,看了电影的观众又想买书,聪明的欧洲出版商们在电影院里卖起了书。
《温故一九四二》电影海报
《我不是潘金莲》电影海报
《一句顶一万句》电影海报
光有刘震云还不够。他的女儿、青年电影导演刘雨霖也参加了欧洲行。女性视角、父女合作,雨霖吸引了欧洲各年龄段观众的注意力。由她导演的刘震云同名作品《一句顶一万句》,在几个国家放映后都引发观众的热议,让有的观众想起英格丽·褒曼演的《婚姻之罪》,也让观众对中国人的日常情感问个不休。
马不停蹄的旅途中,刘震云一共做了15场演讲和对谈,接受了四十多家欧洲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杂志和网媒的采访。他的河南普通话也被翻译成瑞典语、荷兰语、捷克语、德语、意大利语和法语。中国驻海外新闻媒体也蜂拥而至,还不计算在他几乎饱和的日程安排之内。
在布拉格的一天,刘震云被十家捷克媒体轮番轰炸,除了早饭,一天到晚没有吃饭和如厕的工夫。多亏他数十年练长跑的体力,才没让自己趴下。当然还有深夜食堂的猪肘子作保障。
话说回来,不“折磨”他折磨谁?孔子学院总部早就瞄上了这位理想的“文化使者”。因为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海外影响巨大;根据他作品改编的电影,也成为高质量的“中国故事”。于是,孔子学院总部策划组织了这次“刘震云文学电影欧洲行”的大部分活动。
各国文学批评家对刘震云讨论最多的,有两个话题。第一是他的当代性。“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刘震云是一个真正写当代社会的作家,”他的法国出版商Geneviève Imbot-Bichet 女士这样评价,“从《一地鸡毛》《手机》《我叫刘跃进》再到《我不是潘金莲》,当代中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特征,都能在刘震云的作品中深刻地表现出来。”当代是文学作品最难把握的,Imbot-Bichet 女士高度赞扬刘震云的才华,“他能胜任用简约的方式描写最复杂的事物。”法国至今已经出版了6部刘震云的小说。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将于今年6月在全法国公映。
法语版《我不是潘金莲》
第二个频繁讨论的话题,是刘震云作品的幽默性。荷兰媒体将他解读成一位“严肃的幽默作家”。他的德语译者Michael Kahn-Ackermann认为,刘震云用幽默之道抵达了荒诞性的内核。意大利著名的报纸《今晚邮报》干脆将刘震云称作“北京的卡夫卡”。
刘震云和德国汉学家Michael Kahn-Ackermann
“用幽默的方式表达最深刻的哲理”,西方书评这样描述刘震云的作品风格。他把幽默和荒诞搞得不分你我,也蔓延到长长短短的采访中。一位捷克记者注意到在《我不是潘金莲》中,当全世界的人都不听李雪莲说话时,李雪莲开始和牛对话;刘震云说,我在写作品时,也是听李雪莲说话,我是第二头牛;接着说,他写作的目的,就是要把那些被世界忽略的人和情感,通过文学作品重新打捞出来。
刘震云和捷克汉学家Zuzana Li
刘震云和意大利汉学家Monika(左)、Maria(中)
刘震云和荷兰出版人Michael(左一)、汉学家Annelous Sliggelbout(左二)、Mathilda Banfield(右一)
德国读者购买《我不是潘金莲》
像海明威一样坚定地放弃形容词,刘震云质朴的语言风格也被他的欧洲读者捕捉到。《瑞典日报》一方面称刘震云的文体为“极简主义”,另一方面却欣赏他在此基础上创造的复杂的文学结构:“刘震云在自己紧凑编织的小说中,以大师手笔对中国社会及其不同阶层色彩成功地做了复杂、生动和通透的展示。在写到书中主要人物的时候,他同时也可以将叙述者的鹰眼鸟瞰转换到人类的平视视角。通过小说的庞大规模和很多细节构成的事件过程,他的小说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几乎有物质特性的时间感。”
意大利的文学研究家Daniele Beltrame认为,刘震云的文学作品,讲的远不止是中国故事,“在他的作品中发生的境遇,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是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下一部作品”,也是在欧洲行中大家问得最多的一个话题。刘震云说,他新的作品正在修改,今年10月,中文版会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同时出版。
部分供图丨孔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