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新闻

逢山开路的“隧道人生”

2021-12-23 23:04:38 来源: 中原网

  “你是一束光,照亮岩洞深处,指引前行方向;你是一把钻,化未知为有知,彰显大国气度。天高地迥破险隧,守正出新克难题!”2019年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表彰大会上,颁奖词这样描述李国良。作为致力于隧道工程设计30多年的资深专家,他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间、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上、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前,都留下执著前行的足迹,乌鞘岭隧道、西秦岭隧道、新关角隧道等西部铁路隧道都凝结着他的智慧与汗水。

  不怕吃苦,筑牢基础。设计是工程建设的源头,打牢基础十分重要。李国良记得刚上班的那一年,由于争强好胜,正常一个小工点要一周完成施工图,但他加班加点,两三天就赶出来了。到验收时,师傅指出了很多小错误,并语重心长地教导他:“设计工作半点马虎也不成,每一笔、每一画都要工工整整、仔仔细细。”“从此,我端正了态度,不但凡事认真,有时甚至有点较真,千方百计做到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李国良说。多年来,李国良总是深入项目一线指导解决问题,年平均出差达7个月以上,周围人用“兢兢业业,勇挑重担,敬业奉献,开拓创新”来评价他。从业以来,破解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技术难题,以一流的设计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攻坚克险,穿山越岭。重峦叠嶂,一隧即通。江河阻隔,一穿而过。“天堑”变通途,这就是“隧道人”的使命与价值。乌鞘岭隧道的贯通可以说是中国铁路隧道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发展完善西北路网整体运输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在青藏铁路新关角隧道的修建过程中,李国良针对高寒缺氧、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等难题研发的长斜井隔板风渠通风、高原铁路特长隧道防灾救援及运营通风技术经评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关角隧道成为青藏铁路上“可以翻越的天梯”。它的贯通,凝聚了无数铁路人的汗水,面对世界级的技术难题,李国良用自己的肩膀撑起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梦想。

  著书立言,传道解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李国良多年来十分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他始终致力于技术传承与创新,培养和带动了一批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隧道专业中青年专家。“年轻人要有干事创业的决心和高远追求。”李国良常常这样勉励年轻同志,也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他用脚步丈量钢铁动脉,践行着一名科技工作者奉献交通强国的初心使命。

  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李国良将全部心血倾注于隧道工程设计,栉风沐雨、逢山开路、孜孜求索、不畏险阻,用一座座贯通的隧道,连起了一条条平坦的通途。(文/曾颖)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电脑版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