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集

直击“疫”线 | 我是记者,也是战士!

2020-02-07 15:31:20 来源: 郑州电视台新闻客户端

    记者,哪里风雨最大,就往哪里冲!记者,哪里灾情最重,就往哪里赶!记者,哪里有新闻,就出现在哪里!记者,和平年代里危险性较高的职业之一!很荣幸,我就是其中一员。

    深入“疫”线 传递希望与勇气

    我是郑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妍斐。

    1月30日,我刚刚递交火线入党申请书,正在撰写惠济区人民医院的采访稿件时,突然收到了一条采访流行病学调查员的微信。

    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采访,但当我看到“安排有防护服”的字眼时,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这意味着我可能接触到确诊病患。

    “有一定危险,你能去吗?”“可以去。”我没有迟疑就答应了。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我并不恐惧,反而有点小兴奋。毕竟前线的医护工作者天天都要接触病患,我相信防护措施一定是足够安全的。况且深入隔离病区、获取第一手采访素材的机会太难得了,工作3年的我怎能当“逃兵”。

    流调员这三个字挺陌生,在网上看了很多资料,他们的形象在我脑海里越来越清晰。

    2月3日,带着爸爸妈妈反复的叮嘱和唠叨,我来到了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在流调员的指导下穿上了全套的专业防护服,采访机也进行了包裹防护。防护服的材质让我觉得憋闷、呼吸不畅,但听到流调员李伟博说“穿上就不能上厕所,有的前线护士就带着纸尿裤”时,感动和敬佩油然而生。

    一进隔离病区就是浓浓的消毒水味,我正忙着拍摄走廊上的隔离窗和同事们认真工作的模样时,护士长招手让我过去,给我仔细地又戴上一层口罩,顿时心里暖暖的。

    在隔离病房里,我用采访机和镜头记录下流调员的工作日常。疑似病患是一个十个月大的小朋友,我注意到为了让他妈妈放松心情,更好地排查患者的活动轨迹,流调员王衡叠了一个纸飞机弯下腰逗小朋友开心。这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流调员,他们不仅风风火火、勇敢无畏,还温柔细腻、心思缜密。这次采访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也是他们的勇敢与奉献。与我不同,他们有儿有女,肩上扛着一家之主的责任,明知道前方多么危险仍义无反顾。流调员陈伟博已经好多天没有见到五岁的女儿糖糖了,想到我小时候连上个楼梯都要拽着我爸的小手指头,忍不住问他,疫情结束了你想干什么?他告诉我,抱抱女儿,和她去公园玩。

    距离病毒那么近,他们仍充满希望、拼命奔跑。他们让我相信,春天正在路上。我也想把这份勇气与信心传递出去。

    践行“四力” 我“逆行”在路上

    我是郑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贾鹏,一个部队大院里长大的85后。

    1998特大洪水那年我是名小学生,当时记得身边很多哥哥姐姐都前往了抗灾一线,有的后来再也没见过;2003年,萨斯病毒(SARS)来袭,教室里消毒水味浓得上头,电视里医护人员与病毒搏命的画面令人难忘;2008年汶川地震,我正在郑州电台实习,当时需要有勇气的记者冲往一线,我的老师郭涛背上采访机二话没说就出发了。

    今年1月30号,我接到采访指令:“有个比较危险的采访任务,可能会碰到病毒密切接触者,你能不能去?”当时脑子里便闪现出这些画面,心里想的就一个字“上”!

    后来有人问我,你真的不害怕么?我想说“恐惧”是来自“未知”。我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也完全相信郑州疾控人员和医生的专业水准,更何况跟我一起的还有一位94年的小师妹,女孩子都不怕,男子汉岂能“怂”?!唯一纠结的是要不要告诉家人,最后还是决定先不说了。

    2月3号,在郑州第六人民医院隔离病区前,我第一次穿上防护服,口罩、护目镜、头套、鞋套、帽子每一样都有讲究,防护服全身包裹,视觉、听觉、说话都觉得跟泡在水里一样,采访护士长申琼阳时,她的名字我问了5遍才听清楚,可想而知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多么不容易。

    进入疑似感染者的病房,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到陌生而神秘,看着医护人员和流调员平静安详但有条不紊的工作,我的紧张感也逐渐消失。记录流调员的工作场景,了解疑似感染者的隔离生活,拍摄医护人员马不停蹄忙碌的画面,思考我的全媒体作品应该如何展现...... 两个小时的采访不知不觉中结束,我竟然有些意犹未尽。

    采访刚一结束,我们就接到了自我隔离的通知。为此,妻子一个人回了娘家,真的特别感谢她。

    回到空无一人的家里,打开电脑,看到镜头里陈伟博、李建彬两名流调员在隔离区勇往直前的身影,看到连续十八天没有回家的流调员郭东晓说起孩子时流下的眼泪,我有些心酸,但更多的是满满的感动!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为我们有这样的医护人员而骄傲,我为自己能够走近他们记录见证这温暖是瞬间而自豪!

    春天就快来了,我坚信,也许它会迟到,但决不会缺席!

    这场战“疫”,我在现场

    我是郑州电视台新闻部记者李扬。

    这场“战疫”发生以来,每一条有关“疫情”的信息都牵动人心。作为媒体人理应自觉肩负起神圣使命,敢于担当,冲锋在前,亲眼见证,亲身经历,才能真实掌握疾病防控、医院病区情况、一线人员状态等一手素材,对于一名电视记者而言这显得尤为重要。

    2月3日,我得到了截至目前唯一一次深入隔离病区的采访。隔离病区怎样保证安全?医护人员工作流程、状态如何?病患在隔离期间如何获取活动轨迹等相关情况?……一个个问题在采访的过程中迎刃而解。

    到达采访医院前,我提前戴好了口罩,知道要进隔离区,甚至还提前准备了用来简单防护面部的塑料袋。到医院后发现进入隔离区专业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准备齐全,暗示了进入隔离区的存在的潜在危险,也为我们顺利采访提供了保证。

    进出隔离区期间,我们的采访设备进行了严格消毒 ,人员也在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指导下做到了层层防护。这次采访,我发现所有采访对象都竭尽全力地在为抗击疫情忙碌奔走,疾控、医护、安保等岗位人员严谨、细致的工作状态,以及隔离病人积极乐观向上,健康向上的生活状态给我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

    在隔离病区,我们通过手中的镜头,真实地记录了陈伟博、李建彬两名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员,出入最危险的隔离区,与病患谈心聊天,询问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活动轨迹等有关资料,为及早发现接触者,阻断传播途径,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线人员正在奋力拼博、团结有序地辛勤付出,我们也将以多视角,追踪热点,为观众真实呈现防疫一线。相信爱和希望,永远比病毒传播得更快!胜利终将属于团结一致的中国人民!

    将镜头伸到离病毒最近的地方

    我是郑州日报摄影记者马健。

    接到流调人员体验式采访任务时,正在采访荥阳在疫情防控战线上牺牲的基层干部郑凯的家人,这几天的采访任务比较重,而且每天的采访接触着不同的人,几次出入医院,面对看不到摸不着的病毒,心中总是忐忑不安。但是作为一名记者,不能当“逃兵”,既然任务来了,就要上,就要尽力去做好。

    采访还算顺利,在隔离病区,我将镜头锁定在李建彬、陈伟博和二七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身上,记录他们查看防护服、与受访者谈心、为病人加油鼓劲……种种忙碌的身影令人一生难忘。

    采访结束后,我们接到自我隔离的通知。其实,我对采访期间自身的防护并不太担心,主要担心暴露在外的采访设备,因为没有专门的摄影器材防护设施,照相机多次酒精消毒后仍然不放心,只把卡取出来,相机放到车上“隔离”,而我也在车上磨蹭了一个下午。

    晚上回到家,把自己关到书房里,除非上厕所不再出门,写稿子,弄照片,直到宣布可以解除隔离,才松了口气。

    但毕竟我们并不是空降到病房,我们还在隔离区公共区域有一段时间的停留,还一直接触消毒或许并不彻底的照相机,为了不给家人带来麻烦,我还准备再半隔离两三天,这样才能更安心。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电脑版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