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频道

LED大趋势与一带一路对LED的契机

2017-06-08 14:53:00 来源: 行家说

    光亚展即将来临,我今年因为有行家说的活动,所以我会去看看这次的光亚展,至于要看什么?我觉得大家各有所好,我比较关注新技术用在照明的可能性,毕竟LED后面还有很多追兵。

    这次参加行家说活动,将会具体讲讲2017年LED整体技术与趋势,以下是我这次主题演讲的部分内容,并聊聊一带一路对LED的契机。

    LED大环境与大背景:东亚地缘政治对LED历史轨迹的影响

    今年是世界格局重塑的转捩点,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开始美国优先的国策,中国倡议一带一路,设立亚投行,2017年将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韬光养晦的中国,在经历了1989年改革开放受挫的事件,中国徘徊在姓资还是姓社的十字路口,1992年,邓小平先生南巡,坚定继续市场经济的路线,在克服了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2001年中国在艰苦的几轮谈判后加入WTO,加入WTO之后的16年,中国蓄积了十倍的力量。

    如表一所示,GDP由一万三千亿美元到现在的十三万亿美元,相对也产生了过剩产能,走出去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想象的,自古中国就没有平等与互惠的对待周边国家或地区,早期的朝贡体系贸易到后来的闭关自守,中国沉睡了一百多年,现在中国放下千年大天朝的面子与尊严,平等的,和平的,无差别的与一带一路上的国家互惠互利,携手未来,这样的底气就在中国的产业与建设实力,当然中国也抛开了自古流传下来的尊卑与地位等级的传统,无差别的对待跟中国合作与友好的国家,这样的教育意义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再感觉在西方人面前总是没自信低人一等,在相对比较落后的开发中国家的人面前不会骄傲自满看低对方,当国家之间的民族平等与或个人之间的人人平等实现的时候,孔夫子天下为公的大道之行思想可以普及世界,这将是一带一路最成功的见证之时!

    当然,2017年对我而言也是比较特别的一年,就跟中国的一带一路一样,LED也要寻找新出路新蓝海,我也一直思索LED的新出路,跨国、跨界与跨领域也许就是LED产业的新一带一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或地区大部分都是发展中的国家,基础设施、产业与教育都非常落后,如何不只是卖产品,而是一起做产品,一起销售与推广产品甚至一起想像产品与开发产品,是LED配合国家战略最大的挑战,当然LED的新一带一路需要像中国的国力一样再蓄积更多的能量,如何夯实LED基础也许就是2017年LED产业最重要主轴。

    2017年中国LED的主轴:LED的三化

    我觉得中国LED发展到目前这个状态,不论是技术,产能与设备能力,几乎已经跟中国高铁或轨道交通的实力不相上下,如何成为中国在国际上的另一张闪亮名片,我觉得还有三个拼图需要在2017年完成,成为LED的中国标准,这三张拼图,前两项芯片尺寸最优化与正装倒装竞争白热化,是关于技术的成熟与标准化,LED产业链国产化,则关系到如何输出LED,与如何让一带一路国家共同享受中国LED红利最关键的拼图。分述如下:

    芯片尺寸最优化:电流密度增加是推动LED照明产业前进的发动机

    在2012年以前,除了大功率一瓦的40mil*40mil芯片用350毫安驱动,电流密度是0.17mA/mil2以外,很有趣的是中小尺寸芯片不论多少面积的都是使用20毫安驱动,0.06瓦的灯珠,以当时用10mil*23mil的芯片做照明产品,电流密度只有0.087mA/mil2,光效虽然不错,但是一支16瓦的灯管要250颗灯珠,这样的LED灯管我记得价格很夸张,零售价至少要300块一支,除非电费涨十倍,否则要用这样的价格推动LED照明,肯定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有点不切实际。

    为什么2011年之后,LED性价比开始大跃进?

    如表二所示,2012年之前,所有成本的降低都是在20毫安驱动下,慢慢提高光效与降低生产成本,龟速般的提高性价比。2012年之后,电流增加两倍或五倍,光效只要维持在20毫安0.06瓦时的80%,LED灯珠在20毫安下从6流明,7流明8流明到现在的9流明,但是一样的尺寸,电流加大从20毫安,60毫安到150毫安的大电流驱动之后,一颗灯珠可以从6流明变成20流明到55流明,电流密度从0.08mA/mil2到0.5mA/mil2,光效虽然降低了一些,但是用在照明上100流明瓦也是绰绰有余,因此每100流明的灯珠成本从2011年的2.5块钱降到现在的0.075块钱,五年30倍的性价比提升速度,照明的天下当然是属于LED的,LED的天下当然是属于中国的。

    当然这离不开芯片性能的提升与优化,尤其是外延结构优化后能够在大电流密度之下保持较低的正向电压(Vf)与较少的光衰减(droop),这个过程中,导热硅胶的国产化与固晶胶水的导热效果提升也功不可没,目前已经有很多厂家将电流密度拉高到0.75mA/mil2,虽然光效又降低了,不过据说也可以达到接近100流明,现在的芯片与封装厂家就像精准的计算大师,利用尺寸,电流与光效的最佳配比,把芯片的性价比与封装后流明电流比优化到最极致的状态,这两个环节的利润就是这样被挤压出来的,三安与木林森就是这样的利润最大化赢家,他们引领着规格,也带动LED照明的壮大。

    正装倒装技术竞争白热化:倒装技术的最后一搏

    这两年倒装或是倒装的衍生技术CSP就像狼来了一样,一直牵动着封装大厂忐忑不安的心。

    一方面是因为LED封装技术成熟了,由于正装封装产能巨大,很怕技术一个革新,前面的投资就血本无归;

    而另一方面在于LED已经失去了半导体产业的属性,变成成熟的照明产业,但是技术底气强大的LED人还是不甘心,还想继续挑战海兹定律,从去年的倒装与CSP或今年的micro LED,在光电显示或LED相关媒体热火朝天地被热炒与吹捧,但是倒装技术还是叫好不叫座呢!为什么呢?

    我想除了中国大陆下游厂商不看好与没有兴趣之外,与通用照明市场相比较,高单价的特殊应用产品例如汽车照明,手机闪光灯与电视背光,除了市场规模不大,倒装共晶制程与CSP技术的投资规模与技术的门槛让投资报酬率递减也是困扰着封装厂,所以一直都不是内地封装厂的主流产品,大部分的市场还是掌握在海外大厂,因为这个市场你们看得到却吃不到,除了长时间的认证以外,国际大厂的专利阻击也令人却步,品牌汽车与品牌电子产品绝对不敢使用中国产的器件,他们的选择只有日亚,欧司朗,亮锐或科锐,也许晶电亿光与首尔半导体也可以参合一脚吧,但是绝对很难轮到我们的厂家,晶能光电的硅衬底技术也许还有一点点机会,但是也非常辛苦,毕竟就像我们愤青所说的一样,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么好的肥肉,他们当然不可能分出来给我们了!

    所以我看好CSP或倒装用在特殊照明上,不看好它们用在通用照明市场,因为照明市场的竞争太激烈了,倒装的性价比根本竞争不过正装,这点我希望做LED技术的人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你要继续发展这个技术,除了沉得住气以外,你还要忍受得住孤独,寂寞与巨头对你的打击,如果你突围了,你就完成了中国LED最后一块拼图,这样的贡献不会比三安与木林森的贡献低。

    最后,也许倒装或CSP相关技术还有最后一个出路,就是Micro LED!由于micro LED未来一定要用巨量转移的方式将巨量的微小像素(芯片边长20微米左右)放入显示的玻璃基板,肯定只有倒装技术才能达成这样的制程,也许未来倒装技术能够对Micro LED有所贡献,但是我认为时间非常漫长,也许2020年以后。

    LED产业链国产化:中国从LED大国成为LED强国的底气

    一个行业能不能独立自主,拥有强大的产业竞争力,设备自制率是最关键的,中国LED发展历程几乎可以是一部LED设备国产化的过程,上游从早期台湾代理的点测与分选设备,进阶到现在连制程与工艺条件超过1000度高温的有机金属气相沉积设备的MOCVD都可以自己制造了;固晶焊线与点胶的封装设备现在更是几乎100%可以自制;超高纯度的气体,电子级的化学原料试剂,高纯度的贵重金属与衬底,都能在国内找到。

    LED产业就这样进入了中国轨道,就像中国高铁技术一样,从引进,然后吸收与消化,再创新的青出于蓝,几乎跟高铁在同一个时间,LED不论在时间上,次序上或成就上跟中国高铁一起走了一样的道路。

    LED产业与一带一路

    最近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以帮助这些在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或地区,协助他们建设像中国一样的基础设施,进而互利互荣,如何追随如此宏伟的计划,也许LED产业也需要新的思维,也许在一带一路之上,建设一村一亮,一城一光,一国一明的蓝图,亦步亦趋的与一带一路相结合。

    配合着一带一路,中国LED的两个短板需要快速弥合,第一个是供应链要升级再升级,第二个是配套的零组件与设备厂商,要将技术模块化,生产过程模块化,只有这样的技术底气,我们才能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在输出产品的同时,也可以让他们自己组装产品,生产产品,行销产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前中国政府帮落后国家建设,从设计、制造、建设到施工维护,全部都由我们中国人承包,结果东西建成了,本地老百姓也没有消费能力享受,结果就变成样板工程,除了当地政府客套话的感谢,当地百姓是无感的。

    LED产业配合一带一路的策略,我认为中国政府可以利用亚投行让当地基础建设启动起来,当然亚投行也要支持我们LED企业,将当地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用起来,中国政府配合当地政府建设与规划,中国LED企业贴合民间,将中国模块化的LED生产与技术输出到当地,就像过去二十年中国的崛起一样,我们可以遵循这样的经验与路径,如此的产官配合才是共利共荣的双赢结果,就像赏心悦目的双人华尔兹,而不是唱独角戏的街舞表演。

    因此,我们每一个LED企业要有跟中国政府一样的雄心壮志,但是跟政府的硬体建设不同,我们要融入他们的风土民情与文化,让你的企业在布局上国际化,生产技术上模块化,产品性能上实用化,以及经营管理本土化。企业要深耕地方,融为一体,平等对待他们,补政府力量所不足,这样又炫又亮的LED才能成为一带一路最好的搭档。

    如何看待一带一路?老叶的看法

    中国强盛了两千年,一百五十年前开始,一个晃神就被打趴,代价实在太大,中国知道不能再犯同样错误了。

    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一带一路?用最简单的比喻,基础建设对于一个国家就像房子与车子对于一个家庭一样,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国家来说,很需要,但是拿不出这么多钱。

    一百年前的美国就是这样取代大英帝国的,当时的美国为了获得市场,并没有采用其他国家的办法,通过武力征服,获取殖民地来获得市场。而是通过所谓的门户开放政策,租借法案,马歇尔计划等等,借钱给其他国家,让这些国家回过头来买美国的产品,这样兵不血刃地就占领了这些国家的市场,促进了美国的繁荣,让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使美国成为了世界工厂,最终成为世界老大。

    而我们中国政府就好像是房地产商+建筑商+银行的组合体,有闲置资金,有钢铁水泥建材,同时建筑公司也没活干,两边都有需求,怎么办?

    很简单,按揭了。中国借钱给这些国家,然后让这些国家,用这笔指定的钱找与中国合资的公司去修基础建设,然后分成几十年慢慢地还给中国。

    这样中国的外汇储备就有了灵活的运用,不用傻乎乎的只能去买美国的国债,中国过剩的产能,就有人出钱来买,盘活了中国的制造业。

    而这些用中国钱的国家,靠中国帮助修好了基础建设,经济就会发展,除了有钱可以还中国,老百姓同时还会有很高的消费能力,中国制造业透过合资生产产品或外销过剩产能产品给该地区的消费者,也盘活了中国制造。

    这样各取所需,就是所谓的一带一路。

    另外,一带一路的国家接受美元贷款,可以用人民币还款,这样,这些国家慢慢就开始接受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人民币,慢慢就获得了更高的国际地位。

    同时通过这样的基础建设,形成了从海上和陆路两条直达欧洲的通路,一旦发生和美国或日本的战争,美日无法对我们进行完全的封锁,同时,另一方面也加快了中国到欧洲的物流速度,降低了流通成本,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的竞争力。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坏账,就像是银行一样,总会有些人还不起房贷车贷!可是银行依然乐此不疲,为什么?因为它赚的更多。

    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实际上有双重效果,一是借钱出去的利息,比买美国公债赚得多的多,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一定会跟中国企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建造工程或制造产品,除了让中国的民间企业能受惠以外,也增加了他们在世界影响力,所以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几乎是一个暴利的过程,只要控制好坏账的比例,肯定是利大于弊。

    同时,由于中国政府为这些国家发展基础建设,中国民间企业与当地合资制造业,会增大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友好度,让这些国家成为中国的好朋友,谁都知道,朋友多了好办事。

    做人是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中国会对一些国家进行无偿援助,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你做别人的生意,就得送给人家优惠。

    商场也要定期给你打折,买多了要给你送优惠卷,免费的产品。

    国家也是如此,光赚别人的钱,不给人家点好处,生意就做不久,这些无偿援助,实际上就是折扣卷。因为除了我们,日本韩国或欧洲国家也借钱给别人,帮别人搞基础建设,我们是有竞争的。

    所以中国实际上是学习美国100年前崛起的方式,而且做得更漂亮更完美,一带一路是非常有远见的决策,是中国崛起的必要之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与韬光养晦;习近平的中国梦与一带一路,未来的中国在书写这段历史的时候,我想只会有这两个大纲!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电脑版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