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鱼原来是它
2016年末网络上开展了中国国鱼以及十大国产名鱼主产地的评选,历时17天,文章总点击量近16万,超过15万人参与投票,最终根据网民和专家各占50%的投票权重,认定鲤鱼为中国的国鱼。
2016年末网络上开展了中国国鱼以及十大国产名鱼主产地的评选,历时17天,文章总点击量近16万,超过15万人参与投票,最终根据网民和专家各占50%的投票权重,认定鲤鱼为中国的国鱼。
中国的国鱼是什么?很多人无法说出准确的答案。是中华鲟、鳜鱼、鲈鱼?还是漂亮的金鱼、金龙鱼?都不是!能称为中国国鱼的只有它!它不单单是一种鱼,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的载体,与祥瑞龙凤比肩。它的史料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经过五千年文化的洗礼,它早已成为影响国人生活的灵物:上跃龙门,下传尺素,间有财神民俗,也有金玉(鱼)满堂、年年有余(鱼)之寄,更有富裕、吉庆、幸运等美好寓意。它占据中国四大名鱼榜首它就是能够一跃成龙的黄河鲤鱼!
黄河鲤鱼凭什么能挑起国鱼担当?
古人认为,“鲤,最为鱼之主”,“鲤,鱼之贵者”。《尔雅·释鱼》,以鲤冠篇,开启鱼类注解。这一认知的形成,与先民的早期信仰与世俗经验不无关系,伴随着文化传承,鲤鱼的崇高地位更加牢不可破。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是鲤鱼文化的发源地,因而黄河鲤鱼在国人心中是鱼之翘楚!
△黄河鲤鱼
被冠以“国字号”的事物,如国球、国花等都是代表着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都对历史发展有着较大贡献。黄河鲤鱼能被称为国鱼,自然也不例外。它所蕴涵的拼搏进取精神和喜庆兆吉文化,在鱼类中独占鳌头;它对国人的饮食贡献,在鱼类中也是最大、历时最长的。
不服?看完以下“证据”,任君评说!
地位上:与龙比肩
鲤鱼作为祥瑞,其承载的文化甚至可以比肩龙。在诸多鲤鱼传说中,它与龙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鲤鱼之灵,以鱼跃龙门最为著名。《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只有鲤鱼能够跃龙门,幻化成龙。正因为有鱼跃龙门则为龙的认知,隋炀帝《凤瑁歌》中曾有:“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意欲垂钩往撩取,恐是蛟龙还复休。”
△中华母亲河--黄河
之后,鱼跃龙门被世人一再渲染。以“龙门”寓人生重大关节,如科举大考、仕途升迁等;以“鱼跃龙门”兆示人们仕途得意、飞黄腾达;又以“鱼龙变化”比喻金榜题名,自寒贱而达显贵。
孔子也为儿子取名“鲤”、字“伯鱼”,求得就是兆吉求顺。唐朝时,更有“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解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李唐王朝把鲤鱼与人事的联系推向了极致,也奠定了鲤鱼成为国鱼的历史地位。
鲤鱼拼搏进取、敢于突破自我、敢于冒险奋进的精神,正是中华儿女内在的民族精神。
此外,龙鳞的原形不正是鲤鱼鳞吗?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那么与龙比肩的鲤鱼,在鱼类中的地位必然是首屈一指的。
文化上:鱼类文化形象大使
鱼作为祥瑞之物,历代典籍早有记载。上古时候,鱼作为吉祥物,除指一般意义的鱼,常特指鲤鱼。从一开始,鲤鱼就作为鱼类的形象大使与文化结合起来。
考古显示,商周时,古人就有以玉鱼随葬之习;《史记·周本记》上记载“周王朝有鸟、鱼有瑞”。战国以后,又出现铜鱼、陶鱼、木鱼等鱼形随葬品。这些都表明,在古人的观念中,鲤鱼并非简单的盘中之物,而是能通天界与凡世的灵物。
“鲤”与“利”谐音,“鱼”与“余”同音,且鲤鱼繁殖力强,又喜偕游。因而鲤鱼兆吉,又隐含有繁殖、生财、夫妻恩爱、姻缘美满之意。因而,鲤鱼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吉祥语和吉祥图案,民俗工艺品上、春联、年画、剪纸窗花、结婚喜帖、新婚嫁妆等物品上,鲤鱼的身影在民俗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中国古诗词中,关于鲤鱼的典故更是不胜枚举。此外,理学家推崇的“二十四孝”中“涌泉跃鲤”“卧冰求鲤”的故事,更是为鲤鱼增添了人伦色彩,传达着中华孝文化的精神,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鲤鱼”文化。
影响力:古今中外
鲤鱼作为崇拜之物,占据了人类图腾文化的半壁江山。在中国许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石器上,都绘有或刻有鱼纹,据闻一多、赵国华等人研究,鲤鱼以其外形和多子特征成为古代崇拜物之一。至今,全国各地的崇“鲤”习俗,比比皆是。
沿黄河流域自甘肃至山东诸省的崇“鲤”文化,自古至今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除了传统的剪纸、春联、民俗装饰物上常见鲤鱼图案外,近年来,河南、甘肃、山东、天津等地频现黄河鲤鱼文化节和鲤鱼雕塑。此外,黄河鲤鱼的食用价值更是得到充分挖掘,河南的阿五黄河鲤鱼、糖醋软熘黄河鲤鱼焙面更是闻名全国。
崇“鲤”习俗不仅在黄河流域影响深远,在全国各地的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浙江苍梧的鲤鱼舞;广东江门一带,新年初四以活鲤拜门、唱鲤鱼歌之俗;还有福建泉州的“鲤城”之称、周宁的鲤鱼溪、永春县的“双鱼山”、安溪的“双鲤堂”“跃鱼亭”。崇“鲤”习俗,已渗透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值得一提的是,受中华鲤鱼文化的影响,在日本和东南亚有这样的习俗,每年5月5日,家家户户在院子里高悬“鲤帜”,夜晚点上鲤形灯表示庆祝。此外,在东南亚华人闹元宵,鲤鱼灯笼是必不可少的吉祥物。每年春节,世界各地华人庆祝新年所用吉祥物品,除了龙形,就属鲤鱼形状最多。龙和鲤鱼代表中国文化,已在外国人心中形成很高的认知。
营养上:食品上味
金鳞赤尾的黄河鲤鱼,不仅外形美观,且以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而闻名全国。黄河鲤鱼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尼克酸及钙、磷、铁、锌等矿物质,所含蛋白质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营养价值极高,被称为食物界的“白色黄金”。
△黄河鲤鱼营养丰富
黄河鲤鱼的脂肪含量仅为5%,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胆固醇。黄河鲤鱼含有的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人的视网膜和大脑层的构成成分,也被称为“脑黄金”。
据营养专家分析,多吃鱼可以健康长寿,每周吃两次鱼,猝死率可以降低36%。不仅如此,鲤鱼具有补脾健胃、利水消肿、明目补脑、清热解毒、止咳下气的功效。中医学认为,鲤鱼各部位均可入药,可谓浑身是宝,宋代医学家苏颂就把“脍鲤”列为“食品上味”。
宴之有“鲤”,是它国鱼地位的最好注解
中国人向来讲究宴之有“鲤”,逢年过节、寿诞嫁娶,任何欢乐的时刻,鲤鱼都不可或缺。人们之所以喜欢黄河鲤鱼,除了其营养丰富、风味甚佳外,就是因为它所蕴涵的精神文化,自古至今它都是“餐桌贵宾”。
《诗经・小雅》中就有周宣王“烹鳖脍鲤”宴请诸侯的记述。《诗经・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由此反映出当时社会,黄河鲤鱼、鲂鱼是鱼中贵族,是人人追求的高档美味佳肴。
北魏时,有“洛鲤伊鲂,贵于牛羊”的说法。南朝道学家陶弘景认为,鲤“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登基大典时,就钦点用黄河鲤鱼为国宴头菜。明朝“堂上金盘行鲤鱼”“中厨具鲤鱼”“酒泻松肪脍鲤鱼”,已经是宴之有“鲤”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第一宴,就有红烧黄河鲤鱼,此后黄河鲤鱼也成为国宴名菜!
△开国第一宴菜单
近年来,黄河鲤鱼品种优化、生态养殖,加上豫菜以及中餐文化的复兴与推广,黄河鲤鱼重新跃上宴会主菜。豫菜名店“阿五黄河大鲤鱼”的招牌菜,红烧黄河鲤鱼更是在2016年“中国非遗美食(巴黎)国际邀请赛”和中国厨师节上斩获金奖,让世界品味中餐的魅力、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红烧黄河鲤鱼
黄河鲤鱼代表着中华民族拼搏进取、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可谓是贯通古今生活文化,影响海内外风俗习惯……信仰上,鲤乃兆吉之物;饮食中,鲤为“食品上味”。它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文化内涵、影响力、营养健康等方面都是“头牌”,毫无疑问地说,无鱼能与它一较高下!
所以说,中国的国鱼担当,非黄河鲤鱼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