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问候日”调查:七成不主动向陌生人打招呼
11月21日是“世界问候日”。近日,记者在南昌街头进行了一项问候测试,结果发现,四成受访者不愿回应陌生人的问候,七成受访者不会主动向陌生人打招呼。80%的市民表示自己会问候熟人,最常用的问候语是“早”。相关专家表示,问候陌生人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也是成熟社会的标志之一,而市民在这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调查——
六成人回应记者问候
日前,记者在南昌街头随机对70名路人进行了一项问候测试。在洪都中医院附近的公交站台,记者向一位正在等车的50多岁的女士说“你好”,她微笑着对记者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记者表明身份后,她说:“陌生人向我打招呼,不回应不礼貌,但也不需要太热情。”在象山北路与中山路交叉路口,记者向一位正在做街头营销的小伙子打招呼,他立刻以“你好”回应。小伙子告诉记者:“我们天天在街上工作,经常要向陌生人打招呼,已经养成了问好的习惯。”而在象山南路过街天桥上,记者对一位中年男士说了声“你好”,他听见后不但没有回应,反而加快脚步离开。
随机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会对陌生人的问候做出回应,这当中,11人对记者说了“你好”,25人点头微笑,6人停下脚步疑惑地看着记者。而40%的受访者对记者的问候毫无反应,或者以迅速离开“作答”。
“向陌生人问好真别扭”
在受访者中,有70%的人表示不会主动向陌生人打招呼。市民黎女士告诉记者,她从来不问候陌生人:“对不认识的人说‘你好’多别扭啊!”搭电梯是很多人每天要做的事,在电梯狭小的空间里遇到陌生人,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搭理。市民章小姐说,电梯门一开,她一般是低下头往里走,从来不会向迎面遇上的人问好。公司职员小林告诉记者,有一次搭电梯,一位陌生人对自己说“你好”,他一时没反应过来,过了好久才不自然地对那人说了一句“你好”。
当然,也有30%的人会向陌生人问好,30岁的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从儿时起,父母就教我对长辈要有称呼,对同辈要有礼貌。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现在即使对不认识的人我也会问好。”
与熟人打招呼也得看心情
既然大多数人不会与陌生人打招呼,那么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是否能以礼相待呢?随机调查显示,80%的受访者表示会与同事打招呼。大部分人认为,与熟人打招呼比与陌生人打招呼容易得多,“毕竟大家都认识,没什么不好意思”。
但也有15%的人表示,与同事打招呼要看情况。沈小姐告诉记者,心情好的时候她会与同事打招呼,心情不好的时候她谁都不理。郭先生与同事打招呼要看谁主动:“他要是主动向我问好,我就向他问好,他要是不理我,我更不理他。”而搞技术工作的方先生则讨厌“繁文缛节”:“都这么熟了,老打招呼累不累啊!”此外,有5%的人从来不与同事打招呼。
南昌人问候最常说“早”
见面了最常说什么?随机调查显示,32%的受访者习惯用“早”来打招呼,24%的人常说“你好”,22%的人会说“上哪儿去”, 19%的人常问“吃了吗”,3%的人常说“最近怎么样”。在所有受访者中,问候时喜欢说“早”的人最多。“一天第一次见面通常是在早上,当然要说‘早’了。”市民胡小姐对记者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还有几天就是世界问候日,但90%以上的市民不知道这个节日。而在被告知有这么一个节日后,大部分人表示在这一天要问候父母。市民张女士说:“父母对我有养育之恩,当然要首先问候他们。”一位姓王的小朋友说:“我要问候妈妈,因为妈妈很辛苦。”有人表示要问候同学,特别是很久没有联系的大学和中学同学。当然,也有人表示要问候陌生人:“熟人朋友天天问候,那一天就问候一下陌生人好了。”
探析——
“陌生人问好怕是推销”
“您为什么不回应我的问候?”面对记者的疑问,大部分受访者都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以为你是推销的。”市民江小姐对此很有感触:“我上次被一个女孩缠住,她劝我做美容,开始说是免费的,去了以后我才发现要交钱。”也有人表示自己是出于安全考虑而不回应记者的问候,邓先生说:“你又不认识他,谁知道他和你打招呼是不是要骗钱?”更有人认为陌生人向自己打招呼本身就不正常:“那是老外的习惯,咱们中国人不兴这个,好好地在大街上对陌生人打招呼,这不是有病吗?”
礼仪水平有提升空间
说一句“你好”不是难事,但是相当一部分人做不到,对此,不少市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对陌生人的问候的确做得不够,但这是习惯问题,得慢慢改。”市民万晓华对记者说。“中国人比较内敛,对他人示好也比较低调。这与民族性格有关,也与个人素质有关。”大学教师王女士说。在南昌生活了50多年的北方人马大爷告诉记者:“我觉得南昌人挺有礼貌的,我出去时经常会有人向我问好,车上还有小年轻给我让座。”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近年来南昌人礼仪礼貌水平有显著提高,但要成为高素质的现代化市民,还需不断努力。
观点——
心理专家:不问候源于内心缺乏安全感
“不愿与陌生人打招呼是内心安全感缺乏的表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科主治医师钞雪林对记者说。缺乏安全感与社会大环境有关,地沟油、毒奶粉、电信诈骗,由个别事件引发的负面效应在人们心中发酵,引发了集体焦虑。再加上工作紧张、竞争激烈,导致很多人不愿与陌生人交流。此外,“都市冷漠症”的产生也是由于自身缺乏爱的教育,而那些最不愿意问候他人的人,往往也是最需要关爱的人。
钞雪林表示,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从小加强礼仪礼貌教育,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此外,政府应该创造机会,媒体需要加强宣传,让人们能更多地表达内心的善意。
社会学家:问候要从家庭做起
江西财大人文学院MSW(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唐斌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社会是陌生社会、匿名社会。处在这种环境,一些人警惕性较高,缺乏问候陌生人的愿望与勇气。而不与熟人打招呼,有工作压力大的原因,也有网络时代人们热衷于虚拟空间交流,忽视现实生活人际交往的原因。
“问候陌生人是成熟社会的标志之一,这方面做得不够,需要从内部找原因。”唐斌对记者说。现代社会中,公众的关系是一种非熟人的新型关系,现代社会也应该培育社会成员公共精神,让公众关注公共生活、担负起公共责任。此外,部分人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礼仪礼貌水平。“我认为从家庭做起是最有效的。先学会问候家人,再把这种爱传递给陌生人,在全社会营造礼让谦和的良好氛围。”唐斌说。(记者 魏莹 实习生 涂磊 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