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冲击即时显现京广高铁致民航客运量票价同比降3成
四大航空集团无一“幸免于难”
从武广高铁到京沪高铁,民航业经受的来自高铁的冲击已经屡见不鲜。尽管如此,2012年12月20日开通的京广高铁,还是让航空公司倒吸了一口凉气。
《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的结果显示,以京广高铁途经的郑州市为例,在2013年1月1日至6日的时间维度中,北京-郑州航线上,国航的班次同比下降了7%,南航则下降了32%。
一直以来,关于“高铁撼民航”的讨论不绝于耳,然而高铁对于民航真正的影响却鲜有量化的统计研究。伴随着京广高铁的开通,记者独家获得的数据显示,在北京-郑州航线航空公司的客运量同比下降39%,而北京-广州航线的客运量则仅下降4%。
铁路冲击即时显现
2013年1月1日至1月6日,在北京-郑州航线,航空公司的客运量同比下降39%,票价同比下降33%。
作为南方航空[微博](3.85,-0.07,-1.79%)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营销员工,李莫(化名)已经经历了几次高铁带来的冲击。他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底武广高铁的开通。
“(武广)高铁开通那一天,我们公司飞往武汉的航班销售情况几乎成为大家见面时的问候语。”李莫告诉记者,在南航内部,“广州武汉”的航班是销售效益不错的一条航线,高铁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格局。
一年后,南航成为受到武广高铁冲击最大的航空公司。以受影响最大的广州-长沙段为例,航空客运量下降了48%,票价下降了15%,航班从每天的11.5班锐减到3班。
“有了前车之鉴,你可以想象公司对于京广高铁的态度。”李莫告诉记者,在京广高铁开通前夕公司就已经做了预案,涉及机票营销、航班缩减等一系列方面。
与南航心理相同的航空公司不在少数。“一般某条新高铁开通三五天内,航空公司就会迅速对此做出反应,或者调低票价,或者削减航班,而大多数时候则是一边调低票价,一边削减航班。”一位在航空业浸淫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现在的航空公司似乎学得更加聪明和反应迅速——在京广高铁开通当天,郑州至北京的机票甚至卖出了1.7折118元。
京广高铁对于航空公司的冲击有多大?它会不会又成为一个扼杀航空公司盈利血脉的魔咒?
在行业内尚无定论之时,记者获得的一组数据显示,京广高铁对航空公司的冲击已经不可小觑。时间以2013年1月1日至1月6日作为维度,在北京-郑州航线,航空公司的客运量同比下降39%,票价同比下降33%;在北京-武汉航线,客运量下降28%,票价下降9%;在北京-长沙航线,客运量下降16%,票价下降15%。
而在这些航线中运营的航空公司涉及国航、东航、南航和海航,即俗称的四大航空集团几乎无一“幸免于难”。
“这与行业内的理论研究大致相同,即航空公司500公里以内的航线,对于高铁完全没有招架之力;800公里左右,航空公司可以削减运力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