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汴之“中”谋融城 中牟“城味儿”正浓

2012-12-23 09:07:10 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

  郑汴融合,中牟在哪儿?“家门口啊!”开封人小王说。

  在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工作的小王,家在开封西区,“开车到单位上班比从家到铁塔公园还快,不少开封和郑州的朋友都羡慕我!”

  产业兴旺拉近的不仅是小王与经济机会的距离,更是产业与城市的距离:他所在的郑州宇傲公司作为郑州日产零部件B级供应商,4年前就从天津跑来中牟建厂;12月20日,就在记者走访的当天,13个为海马、日产等整车厂商服务的零部件项目又在中牟集体开工奠基。

  超过160亿元的收入来自汽车,2万“汽车人”遍布全县——曾因“农”而名的中牟,正因“产”而融城。

  深入中牟,看到的不只是“车轮上的机遇”:万洪公路旁的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门前熙熙攘攘;方特世界、绿博园里游人如织。据介绍,在华强一期项目首批招录的1200名员工中有880多人是中牟籍,也就是说,当“游绿博、玩方特”成为时尚,越来越多的中牟农民正变身为文化旅游业的服务者。

  作为郑汴两地居民的“菜篮子”、“果园子”,昔日“瓜蒜味儿”浓厚的传统农业,也被中牟人调出了新鲜味儿。

  在河南晨明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温室大棚中,芹菜长入墙、红薯藤边挂、西瓜上了架;在电脑智能系统操控下,浇水、施肥、平衡湿度,一键搞定;随手摘下一根小黄瓜咬上一口,儿时的味道立刻在味蕾上复苏开来。“质量上去了,价格跟着高,农户种植获利大。”总经理司长明兴奋地说,“以茄子为例,平时一亩地能产7000斤到8000斤,进入温室大棚,亩产能比原来翻一番。”

  中牟汽车、时尚文化旅游、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为郑汴一体化发展编织了牢固的“产业之链”,也重塑了中牟的经济地理:“我们把全县428个行政村整合为83个新型社区,置换出的土地用于发展产业,让农民就近就业,变‘土饭碗’为‘金饭碗’。”中牟县委书记杨福平说。

  “这几年中牟由‘乡’到‘城’的转变确实太快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中牟干部张效强说。

  雪花飞舞中,依傍着郑开大道、位于郑汴新区发展中轴上的大孟镇,显得分外安静。在这片昔日“官渡之战”的古战场,一座已经奠基的新城正在萌生。“我们将在这里兴建集医院、中小学校、城市公园、购物商场等为一体的未来之城,尝试让中牟人从农民变市民,从生活方式上抢先一步融城。”投资商徐益明说。

  下午5点,家住新型农村社区、工作在县城的小马和伙伴们从汽配厂下班,一起踏上回家的路。暮色中,中牟“城味儿”正浓……



精彩推荐
返回顶部
logo